“美丽乡村”美在卫生整洁,更美在乡风民风。好的乡风民风,能让乡村从里到外真正美起来、让村民真正过得好起来。可以说,文明的乡风民风是农村精神文明良好的外在体现。那么,怎样使乡风民风美起来?这其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培育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实属重中之重。
毋庸置疑,伴随着乡村公路“村村通”、电话宽带“户户联”、农村电网改造加快等,通畅的道路、崭新的校舍、热闹的广场、整洁的村落,都让乡村发生着美丽的巨变,可以说,乡村发展也迈入了“快车道”。但与此同时,美丽的乡村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美丽的地方,比如,个别村民嫁娶彩礼节节攀高,有的好吃懒做等着天上掉馅饼,更有甚者每天以赌博为乐……这些不和谐因素,无不阻碍着乡村越来越美丽的进程。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正,则民风淳;家庭美,则乡风靓。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只有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乡风民风、社会风气才会好。可以说,好的乡风民风,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也离不开每一位村民的主动参与。以党风带家风、以家风带民风、以民风带村风,让乡风民风美起来,要因地制宜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尊重农村优良民风民俗,抓好乡规民约制订,让村落文化与现代文明因子有机结合,让家风乡愁与现代文明精神高度统一,在重视文化传承和移风易俗中,提高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切合农村实际、贴近村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引导活动,以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健康、文明的娱乐方式和消费方式。
好的乡风民风,也离不开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一种示范,应把村民身边那些政治过硬、作风正派、服务群众的科技带头人、致富能手、道德标兵等挖掘出来,充分发挥他们在乡风民风中的凝聚效应、示范效应和教化效应,让“身边好人”成为乡风家风教育的好教材,使“和谐新村”、“和谐农家”成为美丽乡村的标杆。
只有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使乡风民风真正美起来。愿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村庄、每一片土地,时刻闪耀着诚实守信、和善待人、勤劳节俭、尊老爱幼、邻里互助、饮水思源、家国共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