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记者杜娟通讯员赵雪峰)广州实施河长制以来,为治水带来积极效果,而河长制也在不断推进和完善中。记者近日从市治水办获悉,截至8月30日,全市各区均已开展河长培训,共计2085人参加。针对电话无人接听、处理问题效果不佳等问题,各区已经要求整改,并责令各级河长守土有责,做到重点河涌每日一巡。经区治水办抽查,目前各级河长电话均能接听畅通并接收投诉。
此外,新的一期河涌污染源巡查再次发现22处问题,其中违法建设有13宗。从各区来看,新发现的问题中,白云区和海珠区最多,各有6宗。
市治水办透露,针对河长制实施以来出现的一些问题,各区已及时跟进和处理。据群众反映,景泰涌街道级河长电话无人接听、村级河长接听电话效果不佳。为此,越秀区治水办向矿泉街道办事处发出了整改通知书,要求立即整改。
此外,黄埔区将区内18条黑臭河涌的整治任务和管理责任落实到属地街道、社区的河长,并要求河长全面做好河道、排水设施的巡查工作,做到重点河涌一日一次,其他河涌一周两次。
与此同时,“广州治水app”是各级河长即时收到投诉、处理反馈问题的重要渠道。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有基层河长反映对APP使用不熟悉。为此,海珠区狠抓“广州治水app”安装工作,全面动员各相关单位贯彻落实。据初步统计,区级、镇(街)级、村(居)级河长已完成安装的有95人,完成率100%。
畜禽养殖污染是造成河涌水质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市治水办巡查发现的问题中也占了大头。统计显示,目前市治水办交办的问题中仍有21处未整改,养殖污染有6处。根据要求,11月15日前要完成非法畜禽养殖场的清拆整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