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7月27日讯(通讯员 陈菲丽 刘一薪/文 钟丽英/图)“当时去看了好几个地方,最后我还是选择了这里,毕竟是曾经插队过的地方,有感情啊!”老知青严铭对志愿者们述说者自己创办农场的历程。2016年7月24日,在得知清流县林畲乡石下村有位老知青回村创办农场,并且发展遇到困难后,福建农林大学赴清流县桂花园实践队的青年扶贫志愿者们主动前往进行帮助,为农场进行梳理及出谋划策。
听老知青讲述插队故事
见到严铭时,虽然已经年近七十,但是讲起话来仍精神抖擞,按说在她这个年纪已经可以安享晚年了,然而,闲不住的她在家人的反对下来到清流县乡村,这个自己曾经插队过的地方办起了农场。农场占地规模越五六百亩,以瓜果蔬菜生产为主,当前有茶叶、西瓜、甜瓜及各类青菜品种,品质优良,作为一名老知青严铭希望通过这个农场能够带动这个村庄经济的发展,也能把知青的精神传承下去。
抬起采摘的西瓜
当前,农场面临着管理人员缺乏,营销渠道不畅通的问题,青年扶贫志愿者们的到来让她感到欣喜,通过实地的考察和对周边经济环境的分析,志愿者们为农场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并当场对接了“正当季”农产品商城,让农场里的产品有了一个好的销路。“买产品就是买人品,农场要有一个主题形象和人物灵魂。”志愿者裴锦泽建议农场以“知青”为主题,设计相关的文创产品和营销方案,依托周边的中华桂花文化园、鱼泉山庄、石下冷泉等多个景点发展休闲农业,即让农产品走出去,又让消费者走进来,实现双重发展。
据悉,志愿者们将积极为农场设计主题形象,帮助农场打造知青文化,联合农场周边景区开发休闲农业旅游项目,让知青精神得以传承,使得老知青回报乡村的初心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