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2 星期六

民俗专家:重阳节敬老内涵应更加丰富

来源:新民网 编辑:林峰峰

新华网吉林频道10月5日电(记者常亦殊)10月5日是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民俗专家介绍,重阳节的敬老内涵是现代衍生出来的,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传统美德,应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介绍,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古代的节日内容更多突出登高、避灾、祭祀。随着时代变迁,重阳节逐渐多了"敬老"内涵,成为民间的"老人节"。1989年,我国政府将重阳节这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施立学介绍,将重阳节定为"敬老节"是有着历史渊源的。他说:""九九"被古人认为是日之极、月之极的两阳数之极,故为"重阳"。所谓"九九归一",万物到达极点,就将重新开始,正像老人一样即将归零,所以,"重阳"成为一种老年人的象征。"此外,"九九"亦和"久久"谐音,有着"长久、长寿"之意,故重阳节被人们视为"老人节"。

施立学认为,重阳节的"老人节"内涵,是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如今,我国正在步入老龄社会,"老人节"的内涵更应得到更好的弘扬。

他说:"我们一方面应在重阳节开展更多、更丰富的敬老活动,例如,为老年人举办他们可身体力行的文体休闲活动,开展义务助老活动等;另一方面,还应以重阳节为契机,加强下一代的尊老敬老教育,让关爱老人不仅在节日,更在平日。"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