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社局始终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问题来对待,多措并举,全力解决信访难题,促进淮阴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一、严落实,加大信访工作力度。一是明确工作职责。由局长牵头抓总,带头落实领导干部定期研究信访工作、接待群众来访、阅批群众来信、包案处理重大信访问题等工作制度。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实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信访问题首办责任制,做到层层抓落实,事事有结果。二是严格执行工作制度。按照《信访条例》和省、市各项信访制度和规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人社信访事项办理工作程序及相关文书格式的通知》,对信访案件的受理、办理、答复、复查等环节逐项进行规范,所有信访案件一律统一登记,建立台账,限时办结,定期通报。同时严肃责任追究,对落实信访工作不力或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导致矛盾激化、引起集体上访等问题的,严肃追究责任领导和工作人员责任。三是强化部门联动。加强和政府法制、信访等部门及法院的沟通联系,认真做好信访信息和有关政策的收集整理,及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对策预案,及时化解信访难题。今年以来,该局已和政府法制、公安、信访等部门及法院专题会办信访问题5次,妥善化解信访积案5起。
二、转方式,畅通群众信访渠道。一是变“接访”为“下访”。该局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改变坐等群众上门的工作方式,通过开展人社系统法律宣传六进(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及劳动监察、仲裁工作人员带案下访、重点约访等形式,积极下访回访,直面社会矛盾,解决现实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二是加大作风建设力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社系统作风建设的意见》,建立完善作风建设责任体系,对来访群众坚持做到热情接待、周到服务,认真了解情况,耐心解答各种疑问。坚决杜绝“生、冷、硬、顶”及与群众发生正面冲突和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防止发生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三是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通过网络、政务栏等形式,全面及时公开单位、科室及工作人员的通信地址、案件投诉电话方式等,更好的方便群众反映诉求,积极引导群众更多地通过电话、书信、网络等方式反映问题,确保民情、民意、民智顺畅上达。今年以来,该局通过阳光淮阴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信箱、在线咨询、网络留言、投诉建议等多种方式,共回复信访事项231件;办理各类来信、来访31件,留言回复和信访结案率均达到100%。
三、重预防,源头解决信访问题。一是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围绕劳动权益维护、农民工工资清欠、就业政策落实、社保待遇发放、录用招考、劳动关系调整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采取交流座谈、专项检查、劳动年审、跟踪回访等形式,着力开展人社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确保各种不稳定因素早发现、早预警、早化解、早处置。今年7月份,该区一家有100余职工的大型超市因经营不善决定关闭。为有效防止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实现企业关闭后平稳过渡,该局提前部署,主动服务,组织劳动监察大队、劳动关系科、仲裁院、征缴中心、就业处、医保处、局办公室7个部门对该超市关闭方案进行审查,保证解约程序合法合规;同时协调办理好下岗职工保险关系转接、就业岗位推介、失业金领取、档案接收管理、大龄再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等,成功消除了一起群访隐患。二是抓好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紧紧围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劳动维权等重点工作,不折不扣地把各项惠民政策宣传到位、落实到户、执行到人,努力减少因政策宣传和执行不到位引发的各类信访问题。三是严格依法行政。制定落实人社系统职工学法制度,组织职工系统学习人社领域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政务公开,将承担的行政执法、公共服务等对外权力事项在网上(政府行政权力公开运行网站、公共信用信息平台、部门网站、微信、QQ群)、网下(大厅宣传栏,招聘会现场)同时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透明运行,杜绝因行政执法行为不当而引发的各种信访问题。四是认真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按照“谁决策、谁评估、谁担责”的原则,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出台、实施前,必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确保风险可控,切实预防和减少因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实施引发的信访问题发生。(周正东 通讯员 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