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公益普惠发展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多样发展高中教育,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十三五”汉阳教育事业的发展具体目标。围绕“全面推进汉阳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一目标,汉阳区正在用实践探索着一条素质教育之路。
微课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资源
教研创新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独立账号,目前已有1700个在线课程、400万道试题,学生做完题当即评判对错。老师通过手机、电脑课查看学生错题,还能和家长、孩子们在线交流,解答疑难……今年2月,汉阳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了自己的“微课”资源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学习资源。
为推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汉阳经历了“有效课堂、文化课堂、高效课堂、智慧课堂”等四个建设周期。
在“高效课堂”建设中,汉阳区七里小学“角色圈”协作教学模式等四所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被评为市十佳模式,二桥中学“阳光教育”、弘桥小学“快乐小班”作全市高效课堂巡礼,第三寄宿中学“品质课程”学分制、钟家村小学“读式教育”被《中国教育报》报道,汉阳区课堂教学不断由学校课堂教学模式,走向学科模式,走向课型模式,走向课堂教学艺术。
在“智慧课堂”建设中,“教学案”升级为微课,课堂模式发展到翻转课堂,教学助手、电子书包、慕课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全新教学手段及方式全面启动。楚才中学和楚才小学“幸福翻转”全市展示,翠微中学智慧课堂全国竞优,全区调研测试机器人阅卷与大数据分析领先探索,数字化校园与“智慧课堂”建设全区方兴未艾。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系列成果被省、市专家称为“汉阳现象”,汉阳区教研创新经验全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