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8 星期五

—淅川县争创省级文明城市纪略

来源:新民网 编辑:吴海东

本报记者邹朝晖

特约记者张本贵高帆

每次来淅川,感觉都不一样,尤其是这次,城市更绿了、更靓了,街道、社区更干净、更整洁了!10月8日,到淅川采访的各路记者赞不绝口。

淅川县坚持把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实现水清民富县强、建设美丽新淅川的有力抓手,强力推进城市建设,持续强化城市管理,着力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入城口、主要街道、车站设立公益广告牌,墙体刷写宣传标语,城区大型led显示屏、沿街商户电子屏滚动播出“双创”标语,营造氛围浓厚。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把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作为全县重中之重的工作进行周密部署,不断完善组织领导、工作推进、督导检查和工作奖惩四项机制,推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为此,成立了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县四大班子相关领导任分指挥长的创建工作指挥部,把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县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亲临一线督导检查,一月召开一次成员单位联席会议,集中研究事关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大局的重大问题。县创建工作指挥部每周召开一次联席办公会议,研究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排队评比,通报情况,以此带动各级各部门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创建工作中来。

该县文明办的负责人介绍,“围绕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改善群众生活环境这个主题,以‘依法、规范、长效’为目标,从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场秩序、施工场所等方面加强整治和管理。”

强化日常卫生管理,坚持推进“网格化、市场化、精细化”三个走向,积极探索管理新模式。推行网格化管理。以县城社区为单位,由县级领导和县直单位共同分包社区,开展社区环境全方位整治。采取市场化管理。将城区44条主街道和9条河道的保洁权,以及城区绿化管护权推向市场,实行市场化运作,不断提高县城管理水平。狠抓精细化管理。推行路段环境卫生责任制,严格实行社区负责卫生达标考评制,对工作不到位、考核不合格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和公开曝光。

大力开展“两弘扬一争做”、德育优先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道德大讲堂、“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宣传教育活动,全县所有文明单位均建立了“道德讲堂”,把廉政建设、诚信建设、文明旅游、文明餐桌、“三关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等文明城市创建要求融入体现到各种服务守则、行为准则、规章制度、行业规范、单位文化之中。

广泛开展护水、护林、城管、助残、义诊、文艺宣传等灵活多样的活动,为社会送温暖、献爱心,传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开展文明评选活动。大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学校、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班组、文明窗口等文明细胞创建活动,积极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市民、文明教师、感动淅川十大人物、最美淅川人、“五好文明家庭”、师德标兵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③8

压题照:干净整洁,绿意盎然的淅川县城。③8

特约记者杨冰摄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