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邓贤志)重阳节来了,昨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与“有节过节,没节造节”的促销理念不同,商家面对“银发经济”热情并不高,几乎所有的大型商场超市都没有开展与重阳节相关的促销活动,大都淡然应对。
昨日,记者连续走访了市区西平北路、北环路和安宁路等多家商场超市,几乎看不到有关以“重阳促销”为主题的横幅,更不见促销的各种海报或广告。在北环路一家大型超市,记者在老年人服装销售区,没有看到有专门针对重阳节的促销活动。销售人员表示,中老年服装平时的折扣也不小,因此没有专门为重阳节做活动。
除了商场和超市,记者走访了市区吉祥西路、东门路和二环路等几家鲜花店,并没有鲜花热卖的场面。吉祥西路一家花店的店员坦言,百合、康乃馨寓意健康与祝福,适合送给老人,但是重阳节的销量和往常一样,专门在重阳节为老人买花的顾客几乎没有。
商家为何对“银发经济”热情不高?某商场的老年服装专柜销售人员表示,重阳节到了,老年人的购买力比较弱,更新换代较慢,所以没专门开展重阳节促销活动。一家手机专卖店的销售人员也说,与动辄一两千元甚至五六千元的智能手机相比,老人手机的价格才一两百元,利润已很低,因此也没有开展相关的促销活动。
北环路一家超市客服经理说,重阳节与父亲节、母亲节的主题、元素大同小异,都是以孝为首,一般都是儿女买来送给老人的,因而没有必要重复搞类似的促销活动。市区另一家商场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重阳节紧跟着中秋节和“十一”黄金周,绝大多数的商家都会将促销力度侧重于前两者,而且重阳节的针对受众小收益低,所以商家不愿意下大力气开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