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0 星期日

共同关爱 消除偏见

来源:新民网 编辑:吴海东

10月10日是第25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

近日,记者来到曲靖市第三人民医院,与曲靖市精神科首席专家、主任医师康明一起度过了平凡的一天,从他的日常生活中,去触及和了解精神疾病患者的世界。康明医生说,他从事精神科医生32年了,虽然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大众对精神疾病的了解有所增加,但是深深植根于整个社会的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以及植根于当事人内心深处的耻辱感却没有减轻。他深切呼吁,人们应该从小就接受科学的精神卫生教育,形成文明的精神卫生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消除以往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从正面来关爱他们,保持宽容的态度,实施有效的帮助行为,整个社会一起行动起来——

每周二早晨是康明医生到门诊部坐诊的时间。这天早晨,康明医生早早来到门诊室,刚坐下,就有病人来看病。

患者需要家人的关爱

最先进来的母子三人。病人的姐姐先进门诊室询问,随后一个笑嘻嘻的小伙子被叫了进来。康明医生问他话,他不回答,只会笑。他的姐姐和妈妈说,小伙子是聋哑人,以前会帮家里和邻居做活,但最近一个月经常不回家,总是在外面乱跑,活计也不做了,累了就睡在干草垛上,家里人几次三番到处去找他。找回家后,他一不顺心就打父母,然后又跑掉。家里人非常着急,怕他在外面出事,只好带他到医院看病治疗。

康明医生说,这个家庭能主动到医院来寻求治疗,在思想理念上算是比较好的。在农村,有很多精神病患者因为打人、乱跑、毁坏物品,长期被家人锁在屋里,或者像关牲畜一样关起来,还有的病人流浪街头,自生自灭。

曲靖市第三人民医院曾组织实施过“解锁行动”,将农村被锁被关的精神疾病患者带到医院接受系统治疗。在医院治疗几个月,病人有了明显好转,但回家一年半载,病情再次复发,又被家人锁起来。

康明医生说:“真的感觉很无奈。在医院治好了,但一回到他原来的生活环境,疾病很快又复发。出院后的康复非常重要,但曲靖现在还没有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康复网络,因此出院后复发率非常高。这就需要患者家属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在关爱、宽容的氛围中,帮助患者康复。”

在人们的印象中,精神病患者是“傻子”“癫子”“疯子”。特别在农村,人们歧视、惧怕、厌恶精神病患者。如果家里出现精神病患者,患者家属常常会出现忌讳、迷信、厌倦、迁就等心理,家属的这些心理非常容易让患者陷入深深的自卑、自责和耻辱中,加剧疾病的发生发作。

康明医生说,精神疾病和别的疾病一样,是一种普通的疾病,只是表现症状和治疗方法不同。虽然在陪护过程中会有压力,会出现困难,并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家属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用健康、积极的心态勇敢地面对外人和社会。还要意识到精神疾病是可以治疗的,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有很多精神病人是可以康复的。家属是病人最直接的接触人,家属在陪护病人的过程中,要多和医护人员沟通,通过多种途径舒缓自己的精神压力,尽可能给自己和家人创造接触美好生活的机会。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全家人一起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和患者一起面对生活,走向康复。

患者需要社会的帮助

找康明医生看病的人很多,接下来走入门诊室的患者让人印象深刻,他是一个15岁的少年,他由父亲陪伴前来看病。一进门诊室,少年就躺在椅子上闭着眼睛睡起觉来。他父亲说,孩子从小智力就有问题,话说不清楚,学也上不了,现在精神出现异常,在村里到处跑,见人就打,大家都怕他,一看见他就远远躲开。

康明医生说,这种先天性的精神疾病是很难治疗的,只能通过药物来控制症状。这种类型的患者,有很多反反复复发病,再也离不开医院,一些病人在医院一住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

据介绍,重型精神疾病致病因一般由两方面原因构成:遗传和社会心理因素。在农村,一些精神疾病患者因出现伤人或破坏物品的行为才被带到医院看病,回家后往往复发,并且每一次复发病情都会比前一次更糟,很多家庭财力精力不济,他们要么放弃治疗将病人关起来,要么把病人送到医院后就不管不问。

据了解,精神病患者可以报销一定比例的医疗费,但很多病人家庭经济状况差,难以负担长期治疗所产生的费用。曲靖第三人民医院要求住院患者每天交付10元的餐费,个别家庭表示困难,有的家属甚至将病人送到医院住下就不管了,长期不到医院缴费,长时间不到医院看望病人,医院只好为病人埋单。

1

2

下一页

12下一页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