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正式对外发布了《2015年福建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简称《公报》)。《公报》如实反映了去年福建省海洋环境状况及海洋环保监管工作,具体公布了海洋环境、主要海洋功能区和主要入海污染源等状况的数据信息,详细介绍了海洋环境灾害与风险和海洋环境保护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情况,并总结归纳了“十二五”期间福建省海洋环境状况,为推动福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海水质量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2015年福建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总体较好,但局部海域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仍然偏高。一二类海水水质海域面积占近岸海域面积的66.1%,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劣四类海水水质海域面积占7.5%,同比减少8.5个百分点。全省13个主要海湾中,兴化湾、湄洲湾、深沪湾和东山湾海域水质较好,一二类海水水质面积占比达40%以上。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福建近岸海域海水质量持续改善,13个主要海湾的劣四类海水水质面积由2011年的41.0%降低到2015年的28.9%;“十二五”末期,劣四类海水水质面积比“十二五”初期减少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