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6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数据显示,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虽然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但值得关注的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下,我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专家分析认为,全年经济运行将基本平稳,我国仍应适度扩大总需求,培育新的经济结构,强化新的发展动能——
经济稳中有好亦有难
今年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7%,增速与一季度持平。
“从上半年看,我国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指标运行平稳,符合预期,也符合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发展规律。”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当前,宏观经济呈现出“稳、进、新、好、难”的特点。
“稳”是指经济运行平稳。首先,一季度和二季度GDP增长率都是6.7%,呈现出阶段性企稳的态势。其次,就业稳。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17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目标的71.7%,总体上比较稳定。第三,物价稳。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与一季度持平;扣除能源和食品价格影响后,最近几个季度核心CPI涨幅基本上在1.5%至1.6%小幅波动。
“进”是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在稳步推进,力度加大。从产业结构来看,三产继续保持较快发展,上半年三产占GDP比重达到54.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8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长速度达到10.2%,占比12.1%,比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从需求结构看,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73.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2个百分点;资本形成贡献率是37%;服务和货物贸易净出口对GDP增长贡献率是-10.4%。内需仍是支撑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决定因素,消费的贡献在提升。
“新”主要是新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新动力在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国日均新登记企业1.4万户,比去年1.2万户又有所提升。从新产业看,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二季度增长了11.8%,比一季度加快了1.8个百分点。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也继续保持较快增速。上半年网上零售额增长28.2%,网络约车、在线教育、医疗等各种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新产品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好”主要是表现在经济运行的质量有所改善,好的因素在累积。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2%,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式有所好转。PPI降幅连续6个月收窄,有利于市场环境的改善,也有利于企业利润的提升。
“中国经济运行中也稳中有忧、稳中有难。”盛来运说,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而且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从国内看,中国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调整的阵痛还在持续,实体经济运行还是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