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岁数,得吃药控制一下血压了,不然血管一直在高压状态下运行,随时会出现危险。”党员义工王国权、于兰芳夫妇正在为一位前来咨询的中年人讲解着高血压的一些症状和危害,他们一个讲解,一个记录,态度柔和细致真诚。王国权和于兰芳夫妇,是李沧区6000多名党员义工的一个缩影。他们平时活跃在街道社区、楼院小巷,凭着自己的热情和干劲,积极倡导“我奉献、我快乐”的服务理念,回应群众呼声、关心弱势群体、参与公益事业。
据李沧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使广大党员义工有责可担,针对他们的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签订责任状,许下承诺,不断增强党员义工的履责意识。并把党员履责情况和评议情况对外公示,促使广大党员坚持以学促行,学做结合,主动亮明党员身份,主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把自觉践行“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融入日常。
“战奶奶!您家里还有米和油吗?要不要我帮您买点回来。”每天从公交公司下班,李沧区兴城路街道“彩虹志愿服务队”队员李琦都会到结对帮扶的战玉华老人家里看看。帮着买米买菜,清扫卫生,同老人拉呱聊天。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李沧区积极探索党员义工项目化运行模式。针对孤寡、残疾等特殊对象在求医、生活、维权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实施了“结对定人服务”;针对困难党员和居民不定时、多样性的服务需求实施了个人“预约服务”;针对辖区实际,积极整合资源,利用节假日、党员奉献日等实施了跨社区“定期服务”。目前,已逐步形成以便民利民为主的社区义工服务活动,以帮困助弱为主的“一助一”活动,以文明创建为主的公益服务活动,以长期服务固定对象为主的义工服务等四大服务为主体的党员义工活动项目体系。
“红马甲”党员义工队、女子党员义工队、“理到家”党员义工队、“中特环保”青年义工队……这种“组队”发展模式,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党员义工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形式,实现了志愿服务活动由阶段性向经常性转变。当前,李沧区“追赶式发展”对党员的“担当意识、服务意识、精品意识和奉献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区上下从“学”上着眼,在“做”上发力,开展“亮承诺、亮身份、亮业绩、比奉献”活动,引导广大党员亮身份当义工,在作为上比素质看成效、在落实上比效能看作风,以学促做见实效。(逄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