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房琳通讯员颜钊
本报三门峡讯71年,8000余公里,83岁的瑞典老太太裴如意终于重回河南,踩在了儿时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10月10日上午10时50分,裴如意和女儿丽莎、渑池女孩纪晖一行经过8个小时长途飞行和乘坐1个多小时的高铁后,抵达郑西高铁渑池南站。
今年1月12日,《大河报》A03版以《她想回河南再喝碗红薯汤》一文,报道了三门峡市渑池女孩纪晖只身到瑞典求学,在当地意外结识了一位瑞典老太太,就此揭开一段尘封的传奇历史。因为父母在中国开展慈善事业的缘故,这位瑞典老人出生在渑池,12岁时才回国,中文名字叫裴如意。虽然阔别中国几十年,她依恋中国、思念中原,年过八旬的她想在有生之年寻根中国,重回河南,寻访儿时伙伴,但因其家境不好,一直未能如愿。
此事经大河报报道后,多家爱心企业积极与大河报社联系,表示愿意帮助裴如意老人圆梦。最终,河南蓝天茶业有限公司慷慨解囊,愿意提供全程资助并配备车辆人员服务。同时,三门峡市外侨办等当地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帮助,老太太终于踏上中国的故土,圆了多年夙愿。
在渑池南站,经过长途旅行的裴如意老人依然面带笑容,虽然已经八旬,但是步伐轻快,手里还拉着行李箱。
“你们好!你们好!”看到来迎接的中国朋友,她显得很兴奋,老人不停地用中文和大家打招呼。“来到这里我很高兴,我还会说中国话。”裴如意一边用汉语开心地向大河报记者说道,一边来到车站广场和前来接站的人员合影留念。
这是一次亲情之旅、爱心之旅、文化之旅。在河南停留的这段时间,裴如意老人一行将寻访儿时故地,看望儿时的伙伴老友,开展文化交流,到福利院看望孤儿,同时到河南的一些地方走走,感受中原文化以及新河南的风采,大河报记者也将跟随她们记录这段传奇,这段珍贵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