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3 星期三

金湖多措并举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金湖市场监管局创建

来源:中国江苏网 编辑:颜学辉

“是金湖市监局吗?在县城的印象城南侧公路上有晾晒疑似食品的东西……”。接到群众的举报,金湖县市场监管局立即派出业务骨干,从晾晒疑似食品的养猪人,一直追溯到提供的江苏立园生产厂家。原来厂家为防止过期食品流入市场,主动从全国各地经销商处召回了这批临近过期或已过期的食品,集中处理给养猪户喂猪,并签订协议,确保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这只是金湖市场监管局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城市的一个缩影。

自开展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城市活动以来,金湖市场监管局认真履职尽责,以推动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为核心,以服务民生为导向,积极探索监管新模式,采取多项措施稳步推进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并已取得明显成效。

抓责任落实,为食品安全提供组织保障。

推动政府责任落实。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被列入县政府“民生实事”重点工作项目。县政府出台《食品安全考核办法》,实施食品安全责任保证金制度,今年,食品安全工作在部门绩效考核中的分值由原来的3分提高到6分,并被纳入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在制度上推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的落实,县财政加大投入,将专项经费244万元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用于食品安全监管和抽检经费。8月份,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已拨付214.22万元;明确部门责任目标。县政府与各镇、各有关部门签订工作责任书,层层细化目标,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坚持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力求每次解决一个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设立并发挥部门联络员和乡镇协管员的作用,强化与各镇、各部门间沟通和协调,进一步推动镇村食品安全协管网络建设,使食品安全监管横到边、纵到底,消除监管盲区和死角。推进落实四有两责。“四有两责”即:有岗、有人、有责、有手段,监管责任、检测责任。严格把握“机构建设是基础,设备配置是手段,落实责任是保障,监管方法是关键”的工作思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监管体系,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创新监管方式,促进社会共治。

抓宣传发动,为食品安全营造舆论氛围。

打造宣传示范街区。该局联合县司法部门,利用人员密集的三河滩观光,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设计制作以“新《食安法》解读”为主题的公益宣传展板,共计45张展牌安装悬挂在三河滩观光带一侧,打造了新《食品安全法》宣传特色街区,形成了风光带又一独特的人文风景;借助活动立体渲染。充分发挥网络宣传作用,使公众第一时间了解全县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发挥短信平台、微博等新型媒体作用,及时传达有关食品安全政策要求,解读有关法律法规精神;利用“食品安全宣传周”、“315”、“六五普法”等,以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宣传牌等形式,让社会广泛参与,营造浓郁的创建氛围。今年,已发放宣传资料2300多份,设宣传牌150多张。

抓监管整治,为食品安全打造平安环境。

创新安全监管新模式。继续发挥“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在监管中的应用,积极推广“透明安全餐饮”、“透明放心菜市场”和“透明合格生产平台”监管新模式。截止目前,全县12个农贸市场、超市已基本完成透明菜市场参创目标,确保顺利通过市政府考核验收。165家食堂、社会餐饮服务单位已安装摄像头,全要素运行。2家企业完成透明合格生产平台建设。严格市场准入。为食品生产企业和餐饮单位的许可准入把好关。今年以来,已发放(含换发)新的食品经营许可证(餐饮服务类)379张;完成9家食品生产企业到期换证工作,5家新办食品加工企业进行食品生产许可证申报领证。强化源头治理。加强农产品源头监管,推进网格化监管模式,在全县推行“三定一考核”(定对象、定人员、定任务、年终考核)监管模式,推进农产品监管重心下移;实施“放心肉”工程,对私屠滥宰和制售病害肉、注水肉的不法行为始终保持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制定覆盖食用农产品、食品生产、流通、餐饮以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等各个环节1428个批次的抽检计划。目前,已检查登记食用植物油经营户121家,抽检食用植物油19批次,经检验全部合格。对食用农产品抽样检验12个批次,有2个批次不合格,肉制品抽样检验30个批次,有4个批次不合格,不合格产品已立案查处。加强学校食堂安全监管。重点围绕持证经营、食堂内外环境卫生、食品原料采购等,开展春秋季学校食堂专项检查,对存在问题限期整改到位。对新建学校食堂严格把关和准入,督促加快升级。全县现有学校食堂52家,量化评级A级食堂45家,B级7家,A级率86.5%,无C级食堂。实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开展五小行业、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食用油、中秋月饼等专项整治,开展“两节”、“两会”、马拉松赛事、荷花节、国际青少年手球夏令营等活动等重大活动期间的餐饮专项检查,重点对餐饮服务单位许可证持证、内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执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配备与培训、食品原料采购进货查验与索证索票以及食品制作加工过程等情况进行督查和风险排查,确保食用安全。截止目前,立案24起,其中江苏赛欧信越消泡剂有限公司违法生产经营食品添加剂,涉案金额较大,已立案查办。

抓发展后劲,为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建立完善县食品快检中心。投入50多万元,为6个快检室和县食品快检中心配备了食品多功能检测仪、搅拌机等设备和检测试剂80件套,开展12家透明放心菜市场参创单位外农残检测任务,每月检测80个批次,每季开展30个批次定量检测任务。在辖区7家农贸市场、超市挂牌建立食品快检室。加大检验检测项目建设。进一步整合原质监、农委、商务等部门的检验检测资源,按照现代化实验室及检验检测标准,对现有的综合监测中心进行改造,增设P2等级生物实验室、液相色谱等十多个检测项目;对黎城分局快检室加快建设步伐,尽早投入使用;推动县政府加大对农贸市场检测室及监测设备的投入和建设,建立三级食品安全监测体系,使“你点我捡”向食品倾斜。强化从业人员知识培训。对镇村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各大中型酒店、学校食堂的负责人和餐饮单位食品从业人员,农贸市场主办单位和蔬菜入场经营者,食品生产企业法定代表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化验员等从事食品安全工作的人群开展严格培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严格落实“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确保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40小时。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0多期,培训人员720多人次。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