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3 星期三

农民将成熟玉米打成青饲料卖掉究竟为了啥?

来源:新民网 编辑:张坷

市民记者 王华彬

十月又是一年的收获季节,随着玉米收获季的到来,农村的农田里发生了这样一幕:农民将快成熟的玉米,按照每亩地500~800元的价格直接卖给“青饲料”收购商。

十一假期,在烟台莱州市,三山岛街道部分农民,将快成熟的玉米以每亩价格500~800元的价格直接卖给“青饲料”收购商。看着“青饲料”收购商利用机械将玉米和玉米秸直接粉碎成“青饲料”拉走,不禁让人感到心疼与惋惜。而此区域的农田还是国家规定的基本粮食农田保护区。玉米播种、施肥、灌溉也耗费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今年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今年夏季气候干旱少雨,玉米灌溉不及时,导致了玉米的减产;

二是,多数农民年纪较大,收获成熟玉米人手不够,抱着能轻松就轻松的心理,将玉米直接卖给“青饲料”的收购商。

三是价格问题。当地村民反应,目前每市斤玉米的市场价格在0.6~0.7元左右,加上今年玉米大幅减产,所以对于长势不好的地块,玉米还不如直接卖掉划算。这是自农村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第一年发生这种情况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玉米的产量急剧增长,15年来翻了一番,玉米价格自去年以来就出现了大幅降低。2015年秋季玉米价格每市斤在0.8元左右,而在2015年前,玉米每市斤价格在0.9~1.1元左右。由于过去玉米价格较高农民大量种植玉米还是有利可图的,而今年玉米价格大幅降低,导致了农民将田地里的玉米直接卖给了“青饲料”收购商。

据悉,目前国内农产品包括玉米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部分农产品价格甚至远远的高于配额内的进口到岸价格。如此高的价格导致国内的粮食深加工企业不愿意收购国内的农产品。

目前,中央在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之更符合国内农业发展与粮食深加工企业的需求。农民若是长时间如此利用土地,势必造成土地资源的无形浪费,希望相关责任部门能够尽快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业种植与发展,让农民在粮食增产的同时也能增收,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节约成本提升农民副产品的国际价格竞争力。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