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8 星期一

国研中心专家:加速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和培育壮大新动能

来源:新华网 编辑:张坷

近年来,我国经济面临持续下行压力,支撑经济发展的传统动能相继弱化,新动能还不能完全弥补传统动能下降的缺口。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经济发展必然会有新旧动能迭代更替的过程,当传统动能由强变弱时,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跃上新台阶。新动能发展壮大有其内在规律,也需要一个发展过程,但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对于加速动能转换具有重要作用。

一、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重要时期

(一)从国际经验看,经济增长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综观全球,经济增长总是伴随着周期性波动。少数如英美等国,早期就完成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经济保持了长期持续增长,但也经常面临周期性波动。大多数经济体的增长过程都曲折缓慢,在部分时期内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后来相继失去发展动力,长期徘徊于中低收入水平。还有少数经济体如日本、韩国和台湾等成功实现了经济追赶,但也都经历了增速回落过程,比如日本失去的20年、韩国1997年金融危机、台湾在21世纪的经济低迷等。进一步分析,后发经济体普遍会遇到发展阶段转换问题,而在这样一个关键阶段,能否实现新旧动能顺利接续,是不同经济体能够进入高收入社会,还是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所在。

(二)从供给角度看,我国已实现了从供不应求到供求基本平衡和供略大于求的阶段转换,扩大普通产能已不是主要增长动能所在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生产能力(特别是轻工业领域)薄弱,工业品总体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不少生活必需品,例如粮食、布、电视机、自行车等都需要靠发行各种票证进行供应控制。当时,任何能够增加生产能力的因素,例如通过农村改革释放出多余劳动力、引进国外资金投资办厂等都是重要的增长动能。经过改革开放以后的快速增长,我国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到20世纪90年代末,轻工业领域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到2010年前后,重化工领域需求也基本满足,不少行业还面临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当前生产能力已经不是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

(三)从需求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动能出现了几次重要转换,当前正处于一个新的转换期

一是改革开放后至21世纪初,城乡居民“吃、穿、用”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能。这一时期,我国总体上处于脱贫和解决温饱阶段,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以农业和轻工业,如食品加工、纺织服装、耐用消费品等为主。从1978年到1999年,我国食用油年均增长6.9%,家用电冰箱年均增长33.5%,家用洗衣机年均增长64.3%。对轻工产品的巨大需求是此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动能。

二是从21世纪初到2011年左右,消费开始向“住、行”为主升级,并带动了这一期间的经济增长。2000年前后,我国绝大多数城乡居民基本上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进入了向“住、行”消费升级的阶段。所谓“住”,既包括农村地区住房的升级换代,从最初的土坯草房向砖瓦房及楼房升级,也包括城镇住房市场发展。从1999年到2011年,我国城镇商品房销售面积从1.46亿平方米增长到10.94亿平方米,年均增长18.3%。在“行”的方面,同期汽车产量从183万辆增长到1927.6万辆,年均增长21.2%。这一时期,我国住房、汽车、交通和城镇化的发展又衍生出了对重化工产品,如钢铁、有色、建材的需求。

三是从2012年左右至今,传统的“吃穿住行”消费需求得到了基本满足,我国进入了新一轮需求升级转换阶段。例如,从住房需求看,2013年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13.1亿平方米的峰值,2014年开始下降。从汽车销售量看,2012—2015年间平均每年增长仅7.3%,大大低于前一阶段。说明我国消费升级进入了新阶段,传统“吃穿住行”需求增长已显著放缓,对发展带动作用显著减弱。

1 2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