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8 星期一

七月A股N宗“最”:次新股涨幅最大 *欣泰万科最吸睛

来源:新华网 编辑:张坷

曾经被寄予厚望的7月行情上周在下跌中收官。经过近两周的连续回落之后,七月累计涨幅被压缩至1.7%,诸多板块和个股上演了从“吃饭”到“买单”的逆转走势,“七翻身”期待落空,且市场信心也再度遭受重创。当前,多空双方重回3000点附近展开激烈争夺,但期间的惊心动魄表现在诸多方面。

    抓大放小:创业板跌幅最大

7月全月来看,创业板一直维系较为疲弱的态势,上周五创业板指更是刷新本轮回调新低,最低触及2109.13点,跌破了半年线;该指数在7月累计下跌4.73%。而其他市场板块表现均明显好于创业板,中小板指7月全月下跌2.27%,上证综指全月上涨1.7%。

根据以往的经验,创业板往往代表着小盘成长股,而上证综指往往是大盘蓝筹股的代表。这种市场表现上的分化,意味着风格天平的明显倾斜、资金行为的抓大放小。这一点在行业板块的表现上更为明显。29个中信一级行业之中,7月跌幅最大的是计算机板块,累计下跌6.23%,电子元器件板块下跌3.33%,机械板块下跌2.99%、电力设备板块下跌2.31%。相对而言,家电、医药、交通运输、食品饮料、煤炭、商贸零售等板块则涨幅居前。

以往的领涨光环不再,对市场人气也形成一定程度的抑制,这种成长股的弱势格局让很多投资者很不适应。实际上,自去年股灾以来,创业板指相较于沪指更受关注,不仅因为其不受护盘因素影响而没有失真,而且创业板指往往具备更大的带动效应和更好的赚钱效应。近期这种低迷的格局,也从侧面影射出,大盘指数维系温和上行的同时,大多数投资者感到赚钱困难。从行情来看,创业板的低迷意味着题材热度的降温,在监管层抑制题材炒作、主要市场热点均已经登高回落的情况下,创业板确实暂难吸引资金入场。

    月末剧震:创近三月最高振幅

在七月“吃饭”行情的期待之下,谁也没有想到,股指在接近4月高点位置徘徊10个交易日之后,选择的是向下俯冲巨震。

上周三,A股市场出现“惊魂半小时”,上午11点之前表现平淡无奇,但11点之后却突然快速跳水,恐慌情绪使得成交额急剧放大。当日收盘时,上证指数下跌1.91%,振幅为3.87%;创业板指大跌5.45%,振幅高达6.38%,这两个市场板块双双创下4月20日之后的单日最大振幅。而且当日两市成交急剧放量,合计成交额达到8069亿元。

这种情形实际上是悲观情绪的集中宣泄。因为经历了连续的上行之后,指数节节下台阶而非蓄势重起,内部资金恐慌爆发形成踩踏效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可谓是去年股灾的“后遗症”。据相关统计,创业板指历史上超过-5%的暴跌一共有38次,而其中的28次发生在去年股灾之后的这12个月内。简单来说,投资者似乎在经受了那次打击之后就从未底气十足过,在连涨几日之后,消息面的任何变动都可能成为压倒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而这种心理使得市场一旦下跌超过3%,就会不由自主继续俯冲。

短线来看,大幅震荡下跌固然有望起到拓展空间、活跃资金的作用,但是信心的恢复却也需要时间。

1 2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