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0 星期三

原来虾是这个味道10岁白血病男孩的这句话看哭了不少人

来源:大河网 编辑:张坷

河南商报见习记者 弯文奎

10岁的明明(化名)从7月住进郑大一附院,就一直没有走出过病房。为了补充营养,母亲咬咬牙买了几只虾,明明这才第一次吃上虾。“孩子不懂白血病是啥病,只是认为一年半后就能出院了。”母亲杨女士说,看着儿子饱受病痛折磨,内心痛苦不已。明明的治疗才进行了五分之一,家里就已经欠下不少外债。

【不幸的孩子】

10岁男童突患白血病

因为总是流鼻血,2016年7月18日,明明被家人带到医院检查。“急性淋巴细胞T型ALL白血病”,检查结果出来后,明明便住进郑大一附院的重症监护室,当时医生就下了病危通知书。这场突如其来的病,吓得明明的父母两腿发软,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

“每天最发愁的是去拿账单,长长的一张。”杨女士的声音有些哽咽,刚开始在重症监护室的时候,每天医疗费近3万元。一周后,明明才转到普通病房。

“孩子才10岁,刚上小学四年级。”杨女士说他们一家三口从信阳潢川来到郑州,就是想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自己苦点累点没关系。“以前出去摆个地摊还能补贴家用,现在孩子身边离不开人。”说起这些,杨女士沉默了。

医生说明明的病需要化疗15个疗程,如今只化疗了3个疗程,明明家里就已欠下十几万的外债了。

“孩子,你要坚强,爸爸妈妈相信你能渡过难关。”在重症监护室的5天里,杨女士写了一封信,通过护士转给儿子,鼓励儿子坚强面对。懂事的明明看出了父母的担忧,专门画了一幅画安慰父母。画中是一家三口,儿子在中间,旁边还有一行字:“爸爸妈妈我想出院,和爸爸妈妈快乐成长每一天。”

【愧疚的母亲】

“妈妈,原来虾是这个味道”

杨女士一家三口从潢川来到郑州,由于生活压力大,日子过得一直很清贫,但也很满足。住院后,为了给孩子补充营养,杨女士咬咬牙在路边买了几只虾。儿子长这么大第一次吃虾,感觉很新鲜。“妈妈,原来虾是这个味道。”明明说。

“唯一的缺憾就是委屈了儿子。”杨女士说,为了省钱,杨女士早上在家做点炒米带到医院,“炒米放得久,能吃上一天。”凉了也没事,这样可以省点钱给儿子买点东西补充一下营养,来弥补对孩子的愧疚。

【爱心】

学校设置捐款箱

师生捐款2万多元

明明患病不能继续上学,他所在的中原区育红小学开学后,学校校长专门动员全体师生为明明进行募捐。

10月11日下午,育红小学的师生代表带着募集的2万多元善款,到医院看望明明。杨女士激动得说不出话,不停地鞠躬。

“得知你病了,我们都很难过,希望你尽快好起来,陪我们玩耍。”明明的同班同学通过一封信表达对明明的牵挂。

【呼吁】

希望你能助他一臂之力

“最头疼的就是结账。”杨女士说,刚开始每天医药费要几万元,现在每天也有近千元。

据杨女士介绍,由于没有参加任何保险,市医保只能报销35%左右。为了给孩子治病,她已经向亲戚朋友借了十几万元了。如果你想帮一帮这个不幸的孩子重返校园,可联系河南商报记者弯文奎,电话:13137128732,助他一臂之力。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