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8 星期一

题材股大幅杀跌8月行情如何演绎 机构策略汇总

来源:新华网 编辑:张坷

沪深两市早盘低开低走,题材股、次新股大幅杀跌,创业板跌幅一度超过2%,8月开局不利,后续行情如何演绎,我们梳理了多家券商的最新观点。

    金元证券:不具备再次股灾式下跌可能 8月值得期待

金元证券今日发布策略观点认为,近期,深港通开通预期不断升温,恒生指数最近1个月涨幅达到10.83%,且在7月27日创出今年以来新高。而A股市场中,上周深港通概念股连续成为市场热点。市场人士普遍认为,随着深港通开通预期增强,港股将迎来更好的投资机会。

回归沪深市场,本次下跌具有放量、急速性质,从当前点位来看,沪深指数目前并不具备再次股灾式下跌的可能,而由幅度来看,市场存在一步到位的可能。

而上周五,沪深市场再度调整,但量能出现大幅萎缩,量能的极度缩减表明在当前点位,市场抛盘已明显降低。沪指支撑上移至2970一线,下跌空间极其有限。创业板指跌至前期整理平台,亦难于大幅下挫。

上周五市场大幅缩量,股指短期下跌动能已充分释放。沪指下轨2970一线有较强支撑,创业板已跌回启动之前,8月的市场依旧值得期待。

    海通证券:不是新一轮下跌 没涨高就调不深

海通证券今日发布策略观点认为,不是新一轮下跌,没涨高就调不深。市场下跌源于事件性利空,宏观背景未恶化。27 日市场大跌诱因是网传的“史上最严的银行监管方案”,28日银监会称《办法》处于内部研究论证和征求意见阶段。我们认为,市场大跌本质上是获利回吐,行情上涨主逻辑没破坏,即国内外宏观政策偏暖期、国企改革推进。今年来对政策更敏感的债市一直领先于股市,债市不断新高说明政策偏暖逻辑未变。短期事件性利空消化后,市场仍处于机会期。短期调整不必过虑,没涨高就调不深。27日的大跌让投资者心存疑虑,担心再来一次大跌,经历15年6月来的3次大跌,1次回调后,投资者的不安全感加剧,回顾15年6月来的4次下跌可见,跌的深源于前期涨的高,且有自上而下的利空,15年6月15日、8月中、16年初、16年4月中市场下跌之前,上证综指最大涨幅(之后最大跌幅)分别为70%(-35%)、24%(-32%)、29%(-28%)、17%(-10%),创业板指分别为137%(-41%)、29%(-38%)、64%(-34%)、27%(-15%),个股中位数分别为142%(-55%)、51%(-40%)、82%(-40%)、39%(-20%)。看看这次,5月中下旬来,上证综指最大涨幅(目前最大回撤)为10%(-4%),创业板指为16%(-8%),个股中位数为24%(-13%)。在没有宏观背景恶化的利空出现前,目前回撤幅度与前期上涨幅度的对比关系比较合理,不用太担忧短期调整的深度。

回归价值源于利率下行,是健康的节奏。6月以来价值股明显占优,源于债券利率快速下行。1月底上证指数2638点以来,大量低估值、高股息率的蓝筹股涨幅超过30%,如美的集团、贵州茅台、双汇发展、伊利股份、上汽集团等。今年以来股市和债市联动性更强,债市领先股市。当前债市上涨趋势未变,中证全债指数已经创年内新高,10年期国债收益率接近年内新低,债券市场收益率降低,使得低估值、高股息、业绩稳定增长的价值股投资价值凸显。价值搭台后,终将走向成长唱戏。6月来,高股息的蓝筹价值股及业绩稳定的消费价值股表现优异,源于利率下行和打击炒壳炒主题等监管从严。价值股的上涨有助于市场估值中枢的抬升,目前PE:上证红利/创业板指已经高于16年来均值,明显高于14年来均值。

6-12个月的中期观点一直没变,上证综指从5178点跌至2638点标志着单边下跌的熊市已经过去,股市进入震荡市。目前判断,短期事件性利空消化后,市场仍处于机会期,国内外政策再次步入阶段性偏松期、国企改革推进的逻辑背景没变。未来需跟踪的变量是,经济数据是否明显好转、通胀数据是否明显上升、海外政策环境是否从紧,如果出现这些变化需警惕国内政策环境因此变紧,此外如出现地缘政治等突发因素,则对市场不利。消费和高股息类价值股为底仓,重视国改主题。中期而言,仍是震荡市的大格局,业绩为王,且7-8月是中报公布期,业绩稳定增长类股仍是底仓品种。继续重申上海国改股。上海国改股热度望继续上升。

    开源证券:投机资金离场观望 关注深港通主题

开源证券今日发布策略观点认为,上周股市调整的直接触发因素是银监会理财监管新规,可见本次监管加强意志来自更高层。有分析指出这标志着中国金融大监管拉开序幕。监管加强将会影响股票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资金来源,受到特停等制度的限制,追主题、追涨停等交易方式赚钱效应将大幅下降,而过去几年的行情培育了大批善于炒作投机者。这部分资金将会离场观望。

尚未正式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已经掀起了舆论轩然大波。目前来看,新规如果落实,对于权益类投资究竟会产生多大影响,仍有分歧。目前并未直接限制权益类资产占理财比重,对股市直接冲击有限,但对预期影响较大。

行业配置方面,我们建议以“深港通”主题的思路配置“金融+消费”板块,具体如“券商、保险、医药、食品饮料、家电”等;主题方面,推荐 主题、供给侧改革、国企改革、量子通信、上海、深圳本地股等。

山西证券:3000点转为压力位 等待情绪面修复

山西证券今日发布策略观点认为,在短期本就偏于弱势的市场格局下,监管层过于密集、强硬的表态和动作严重打击了投资者对于未来增量资金的预期,而这恰恰是决定当前市场走向的痛点所在。

大盘失守3000关口,支撑位转为压力位,估值中枢小步下移后料将继续展开区间震荡,但向下走阻力更小些;创业板相较更显弱势,大阴线吃掉了一个月的涨幅,破坏了短期上行趋势,,周五再度破位下行失去趋势线下轨的支撑,后市仍不容乐观。题材股尚未止跌,短期仍需规避;资金转向食品饮料、家电等价值蓝筹“抱团取暖”,但目前看尚未形成合力来扭转大盘走向,持续性有待观察。维持偏谨慎观点,短期看淡向上空间,警示波动加剧风险,建议控制仓位,维持价值蓝筹、白马股的底仓配置,关注优质成长被““错杀””后的低吸机会,等待情绪面修复、以及市场重回稳态。

    中金公司:高股息和稳守大消费并不是暂时的苟且

中金公司今日发布策略观点认为,高股息与大消费策略应对低利率、弱需求。在不同市场之间,资金在流向那些估值更实、盈利更实的市场,不同板块之间,资金在脱离“估值虚、盈利虚”的板块,向“估值更实、盈利更实”的板块集中。

上周政治局会议定调下半年经济,强调“抑制资产泡沫”及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传闻造成市场心态再次趋于谨慎。虽然有媒体报道银监会澄清理财业务监管尚处于内部论证阶段,市场心态也并未好转。

预计虽然市场中期前景难言乐观,但暂时低利率、弱需求的基调仍将持续。在这种背景之下,市场可能整体呈现出震荡缩量、结构分化的特征,高股息和稳守大消费的策略可能并不是“暂时苟且”,而是一个应该持续坚持的策略,特别是对相对收益的投资者来说。

从全球范围的表现来看,目前在不同地区股市之间,是那些质量相对较高或前几年表现相对差、配置低的市场在跑赢(如美国和新兴市场)。从单一股市内部来看,是那些相对稳健或者前两年跑输的板块在跑赢(如电信、公用事业,或者能源、原材料等)。

在A股,估值不高、有相对稳定增长,或者有高股息的行业或者个股在跑赢,主要是大消费及高股息板块和个股。与全球主要市场相比,中国财政政策和改革空间依然广阔,因此除了上述全球类似特点之外,中国市场的板块表现也相应呈现本地特征。与财政政策积极作用及改革推进预期相关的领域,也呈现阶段性的机会,如新能源与环保、供给侧与国企改革等相关的领域。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