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 星期五

湘潭县打出林业组合拳消除青山绿水掩盖下的贫穷

来源:中国网 编辑:吴海东

中国网湖南讯(刘春林 通讯员 肖淦)今年,湘潭县林业部门坚决贯彻执行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工作部署,积极发挥部门优势,为消除青山绿水掩盖下的贫穷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年,向贫困村拨付扶贫资金327.33万元,筹措部门外(财政、社会)扶贫资金620余万元,已扶持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基地5个,帮助茶恩寺镇桥市村18名贫困户脱贫。

一、强化责任,谋定后动

召开党组会议,成立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牵头责任人和具体负责人。开展走访调研,明确创造就业机会、拓展资产性收入以及兜底扶贫的思路。研究制定精准扶贫和生态扶贫工作方案,将驻村结对扶贫,生态扶贫等作为主要任务,明确到各业务股室、乡镇林业站和贫困村。目前,驻村扶贫工作队已进驻省定贫困村茶恩寺镇桥市村,整个林业系统召开生态扶贫,产业扶贫调度会5次,走访调研7批次。

二、广聚资源,聚力联动

召开职工大会,传达学习上级精神,动员部署脱贫攻坚,掀起了部门扶贫工作热潮。分批对接脱贫攻坚工作,努力为贫困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争资引项,得到了省市县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鼓励和引导湖南八方九地市政园林公司、华兴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雁湖养殖合作社等公司企业在贫因村投资发展林下经济、果木经济林基地,带动贫因户脱贫。据统计,已为茶恩寺桥市村争取扶贫资金56万元,雁湖养殖合作社在该村发展“山地鸡”养殖业,带动贫困户11户,湖南八方九地市政园林公司在分水乡分水坳村建成250亩花卉苗木基地,吸纳15名贫困人口就业。

三、驻村设点,多举驱动

成立扶贫工作队,进驻茶恩寺镇桥市村,组织和发动部门、企业、贫困户共同努力脱贫致富。一是开展精准帮扶。县林业局机关党支部51名党员和局党组捐赠扶贫款1万余元,41名党员分批次结对帮扶贫困户,并到贫困户家中走访座谈,了解贫困原因,听取脱贫意愿,发放慰问资金,拉近了干群距离。二是改善村容村貌。先后拨付资金13.5万元,帮助该村完成渠道硬化1.5公里,栽种了1500株红叶石楠和桂花树,绿化村道3公里;将村部闲置房间改造成村卫生室,缓解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三是发展扶贫产业。实施楠竹低产林改造,50亩楠竹低产林亩产提效可达50%。引进“山地鸡”“养蜂”等产业,贫因户通过养殖“山地鸡”,输出劳务,租赁林地长期获得经济收入。

四、增绿护绿,生态推动

把“增绿”与“增收”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努力消除青山绿水掩盖下的贫穷。一是营林补助促增收。在28个省定贫困村优先实施退耕还林、长防林、森林抚育等项目8个,优先奖励林下经济、家庭农场等经济组织,有效促进林业脱贫攻坚工作。今年,下拨到省定贫困村的退耕还林补助、林业项目补贴等资金达206.5万元,其中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就达91万元。二是生态补偿促增收。通过生态公益林调整,绿心地区公益林补偿,三年禁伐林地的划定,为全县28个省定贫困村调整公益林面积50250亩,三年禁伐补偿面积405亩,已下拨公益林补偿资金72.86万元。三是劳务购买促增收。通过购买劳务,将符合条件的贫困农民聘任为公益林或商品林护林员,将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民优先聘入造林、抚育、管护队伍,很好地解决了贫困人口就业增收问题。今年,已将2名贫困户转化为护林员,16名贫困户通过造林抚育获得劳务收入。四是科技强林促增收。通过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送保险,努力为贫困户降低生产成本,减小生产风险。对易地扶贫搬迁农民,在按规定免征植被恢复费的基础上,主动承担原居住地的生态修复工作,减轻了贫困农民的后顾之忧。今年,为28个省定贫困村承担森林保险保费15.09万元,取得灾害理赔资金18.38万元。

五、发展产业,持续带动

将“产业扶贫”纳入“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提高了林业脱贫攻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此基础上,大力支持贫困村发展特色油茶产业、特色楠竹产业、特色珍贵花卉苗木产业、特色木本中药材与经济林产业、特色林下经济与森林旅游产业等林业特色产业。今年,为石鼓镇兴旺村、分水乡分水坳村等11个省定贫困村设立油茶、楠竹、板栗,花卉苗木,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13个产业扶贫项目。目前,已实施的项目有分水乡分水坳村花卉苗木产业,流转土地198.5亩,年产值达到1000万元;石鼓镇兴旺村华兴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中秋酥脆枣35亩,计划今冬继续种植30亩;茶恩寺镇熊市村楠竹低改50亩,种植花卉苗木100亩,其他项目可在今冬明春逐步实施。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