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西陵柱头被盗。
陵园内文物被盗的原因主要是,近年来文物拍卖价格一再飙升,导致一些犯罪分子铤而走险。其次,清东陵面积达48平方公里,监管难度较大。最后,巡查制度不够科学,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巡查间隙时间作案。
——清东陵保护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
2015年10月末,清东陵景妃园寝温僖贵妃墓被盗,丢失文物12件。而仅仅7个月后,昭西陵隆恩殿台基护栏柱头再遭盗窃,文物至今下落不明。国家文物局就此问题两次约谈唐山市、遵化市政府及清东陵管委会。
为何清东陵连发被盗案件?近日,京华时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部分陵园安全措施简陋,安保力量不足,警卫对保护工作力不从心。 京华时报记者韩天博
1贵妃墓文物被盗警卫报警险被砍
警卫在陵园内巡查,通过手电筒的光线,他发现西侧墙面上有一部梯子,随即报警。盗墓贼见状拎着大砍刀追来,警卫所幸逃脱,捡了条命。
7月28日中午,记者来到河北省遵化市西北约30公里处的清东陵,而此前被盗的景妃园寝位于清东陵北部。
对于去年10月31日景妃园寝内文物被盗事件,警卫高先生回忆道,那是9人组成的盗墓团伙所为。其中,有三个人隐藏在陵园外围专门监视安保人员的动向,并摸清了警卫进出陵园的时间点和运动规律,“我们是按照陵园里设置的巡查点打卡进行巡逻的,什么时候进园,什么时候出来,什么路线,人家早就摸透了。”
“盗墓贼从西边爬墙进来,他们在暗处,我们在明处,晚上挖完了恢复原样,我们就是从旁边过都发现不了”,盗墓贼还利用了陵园西侧的变电站,使用电动机械打洞,并且用棉被罩在外层消音,“每天晚上干两个小时,天刚亮就撤,在园区外面根本听不见。”
提起发现盗墓贼的过程,高先生仍然心有余悸,直言“捡了条命”。
在10月31日凌晨4点左右,与高先生换班工作的另一名警卫在陵园内巡查。通过手电筒的光线,他发现西侧墙面上有一部梯子,随即报警。
就在这一过程中,盗墓贼也发现了这名警卫,“盗墓贼还拎着大砍刀追他,警卫幸亏及时从陵园里跑出来了,否则肯定得让人家弄死,算是捡了条命。”
在今年1月出版的《康熙帝陵历史之谜》一书中,作者披露了景妃园寝被盗的一些细节。根据现场图片显示,盗墓者使用的作案工具包括对讲机、防毒面具、高筒水靴、潜水泵、电缆等,并利用电动切割工具在地面打了1米多深的洞,然后将盗洞横向通往地宫,打通地宫石壁,利用潜水泵将地宫积水抽走,从而偷走文物。
如今,遭破坏的陵寝已经被重新修缮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