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巴河托干拜2号墓地的一座石棺。
粗粝,大地以这般姿态延伸,从喀纳斯开往哈巴河县的旅游公路上,一片土丘在戈壁滩上起伏。7月下旬,阳光粘稠,带刺的野草织成了一张网,几乎铺满整个土丘,像是要阻挡着人们的脚步。
在土丘的最高处,一座花岗岩材质的草原石人伫立着,它长着一张桃心形脸庞,圆饼状眼睛,双弯勾形眉毛,留着胡须,戴着护颊和项圈,面向东方,沉默不语。
2013年,远处的牧民在某天的深夜,看到这里亮起了灯光。白天,牧民经过时,看到土丘上有挖掘过的痕迹,还有散落的人骨。
在此之前,没有人知道这里是古墓群,在灯光亮起的夜晚,其中的一处石棺被盗掘了。这处寂静之地,也因此迎来了数千年来最热闹的时候。
7月26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军告诉探秘新疆的记者,他带着阿勒泰地区考古队赶到这里,对这里进行抢救性发掘。在被盗掘的石棺中,于建军发现有石罐残片,墓室内散落有人骨,以及盗墓者留下的烟头和木质铁锨把。
考古队员们揭去封堆,深入到地表之下,揭开被历史掩埋的秘密,并命名“哈巴河托干拜2号墓地”。在清理其中一处墓室填土时,陆续发现大量人骨,经过鉴定,有11具遗骸,其中7名成年、2名少年、2名婴幼儿。
这四座石棺都是用5块以上的花岗岩石板围砌而成,底部是碎石块,石壁上坑洼不平。
最让人惊讶的是,在黑黢黢的石棺里,对着一面石壁打出一束侧光,会浮现出四个桃心形状的面孔,看上去和墓穴外的草原石人极为相似,其中一个面孔下方连接着一个纺锤形的身体。石棺的南侧内壁上有一些圆形的浅浮雕图案,盖板上则是一些菱形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