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远县以加强产学研合作为突破口,积极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研发机构,探索出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提升支柱产业的竞争力。
走进鸿基生态园双峰锅叾茶场,只见茶园缭绕着朦胧的雾气,500多亩茶树青翠欲滴、层层叠叠。“有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科技指导,我们的种茶和制茶技术有了质的提高。”茶场负责人王仁浩说,锅叾茶场建于2010年,刚开始由于仅靠自身力量发展,种植和加工都采用传统技术。2012年,经县科技局牵线,茶场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由学院派出以刘胜洪教授为主的3名科技特派员到茶场开展为期3年的茶叶新品种种植、加工技术研究。至2015年8月课题结束时,茶场得到迅速发展:面积从100多亩增至500亩,亩产从30斤增加到90斤,亩产值增加约2400元。
产学研合作不仅让茶场产生更大经济效益,也让当地茶农得到了实惠。锅叾村种茶历史悠久,村民世代种茶。在开展科技合作中,每逢科技特派员到茶场开展技术试验时,茶场都会召集当地茶农学习观摩种茶制茶技术。村民林远平在茶场的带领下,前两年新种了金萱、黄金贵等茶叶100亩。今年春,他利用学习到的技术,把茶叶全部制成红茶出售,家庭收入大幅提高。
除了已经转化成经济效益的茶叶技术,在金穗农业休闲旅游区,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和嘉应学院联合开展的金线莲种植技术试验也获得成功。金穗农业休闲旅游区总经理王运章告诉笔者,种植技术试验表明,粤东北林下地区非常适宜种植金线莲。为此,公司计划将50亩试验田扩大至300亩。目前,排水、灌溉和遮阴设备等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
目前,该县已有荻赛尔机械铸造、五指石科技、南岭药业、金穗生态等12家企业,以及差干、长田等7个镇,分别与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近三年共申报省级立项科技项目14个,获得科技财政扶持资金1000万元。
(朱双玲赖强沈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