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8 星期一

婆媳矛盾成家庭矛盾巨大伏笔 法官:讲道理不和稀泥

来源:新民网 编辑:张坷

婚姻常常伴随着四件大事——买房、装修、筹备婚事、生儿育女。婚姻其实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地域差异、价值观、生活习惯的不同都可能是导致双方矛盾的根源,经济基础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许多新婚夫妻都需要父母来承担一部分经济上与生活上的责任,而这种责任的承担,也给家庭矛盾埋下了一个巨大伏笔。而在这些矛盾中,婆媳矛盾尤为突出。鼓楼法院通过对婚姻案件的梳理发现,婆媳矛盾存在以下几种类型:

类型1 襁褓中的婚姻

从小到大,小李一直活在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下,从穿衣到吃饭,每晚睡觉前,妈妈都会亲一下小李的额头。直到小李成家了,也依然保持着这样的习惯,并没觉得有任何不妥。

可是,自从小李娶了媳妇后,这母子俩亲昵的一幕幕看在儿媳小张眼中,无比刺眼,实在看不下去。起初,碍于情面,小张也只是跟小李说说,但母子间的亲昵丝毫不减,时间久了,小张不乐意了,抱怨道:“结婚前,他嘴边挂着‘我妈说××××’、‘我妈喜欢××××’、‘我妈不同意×××’,妈妈在他心中永远是对的,我当时还觉得小李挺孝顺的。没想到,自从婚后与他妈妈住在一起,每天一大早,他妈妈不敲门就进来服侍儿子穿衣洗漱,就像照顾小孩子一样,小李也对他妈妈言听计从,我实在受不了了,想离婚!”

就这样,一对恩爱的夫妻因为这事儿闹起了离婚。

法官说:

网友们常用“妈宝男”来形容此类男人,他们就像笼子里面的金丝雀,从小习惯听从母亲的安排,对母亲过度依赖,甚至成家后,还是生活在这样的模式之下,对于他的妻子来说,这样的生活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

类型2 隔代教育观念差异

女儿总是丢三落四,小刘为此训斥了女儿,在一旁的婆婆听到,立刻跑出来“护犊子”,听着婆婆的各种数落,坚持严格教育孩子的小刘忍不住了,与婆婆争执起来。小刘的丈夫小潘回到家,面对争得面红耳赤的两人,也不知该站在哪边,索性不管不顾,进了卧室图个清静。

小刘回想起与小潘刚结婚时的幸福生活,很是无奈,自从女儿出生后,家务事越来越繁杂,小潘对自己母女的照顾越来越少,婆婆还经常与自己发生争执,甚至会出言侮辱自己,还将自己赶出了家门,而小潘从来都没有从中调和过,小刘再也忍不下去,提出离婚。

法官说:

孩子出生后,作为父母理应承担起抚养、教育的责任,但多数家庭离不开上一辈老人的帮带,因此,由育儿理念的差异而产生的矛盾上升为婆媳矛盾冲突。

类型3 长辈介入加剧夫妻矛盾

小王与小葛经朋友介绍相识、相恋后结婚,可是在婚姻生活中,夫妻俩经常争吵打闹,小王砸坏家中不少物品不解气,还将小葛的衣物剪毁。

而在这段婚姻中,小王的婆婆也在一直介入夫妻俩的生活,在一次争吵后,小王的婆婆要求小王必须写一份保证书,表示不再砸东西,好好过生活,才允许小王进家门。

夫妻的感情,因为长辈的不断干预,越来越淡,最终,小葛提出离婚。

法官说:

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承担起作为父母的担当和责任,在遇到家庭矛盾时起到调和剂的作用,而不是任由矛盾的不断发展、变大。作为子女,应该总结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深刻剖析发生肢体冲突的原因,尤其是在处理婆媳关系方面,应该注意方式方法。

法官支招

讲道理不和稀泥

不论是都市题材电视剧中的永恒主题,还是已婚妇女的闲言碎语,或是个人的亲身体验,婆媳问题是当今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婆媳本来互不认识,因为一个男人走到一起,共同生活,夹在当中的男人的责任重于泰山啊!那么此时,“饼干夹心”儿子的处理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放弃不抛弃,在婆媳关系的劝和中从不言败,这才是丈夫处理两者矛盾应有的积极方式!丈夫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有时候“欺上瞒下”,使使小坏,让两个天敌冤家握手言欢,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在婆媳发生矛盾时,引导婆媳俩互相换位思考,母亲也会意识到儿媳嫁入一个家庭的不易,妻子也会明白母亲操持家务事的辛苦,作为男人,要讲道理,而非和稀泥,不要一味维护一方。做媳妇的呢,凡事要忍让一些,不要太随着自己的性子,嘴甜一点,老人一辈子不就图个舒心吗!老人呢,也要看得开,孩子们成家了,就不仅仅是你的孩子了,两口子是最亲的人,他们幸福你们不也就幸福了吗!儿孙自有儿孙福,该放手时要放手,不要一味的家长制,毕竟,家和才能万事兴!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