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国庆假期结束之后,本市旅游市场迎来了错峰游小高峰,其中选择自由行的市民不少,很多出境自由行的市民都会为节约出行成本而分段购买机票,但“分段飞”在实际出行时也会面临错过航班、不能入境等风险,需要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国庆假期后,本市的旅游市场不冷清,在为自己的自由行做准备工作的全职妈妈徐姗告诉记者,她打算通过“分段飞”来省钱,先购买从北京往返马尼拉的特价票,然后再根据特价票的往返时间购买马尼拉飞往她要去的小岛的机票,如此一来她全程机票的预算只需要2400元左右,如果购买直飞或同一航空公司或联盟的中转联程机票,价格大都要3500元以上。记者在随后的采访中也注意到,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阿联酋、荷兰等国家都是热门的分段飞中转站。
不过,记者了解到,“分段飞”的方式在省钱的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与直接购买中转联程不同,“分段飞”的前序航班跟后续航班并没有直接联系,一旦前序航班晚点或取消导致错过后续航班,产生的改签、退票等损失,航空公司是不会进行额外赔付和处理的。如果后续行程无其他航班可改签,那消费者更可能面临整个行程“泡汤”的巨大损失。在涉及多个国家的分段飞行程中,由于只是在中转国家过境,大部分消费者都不会办理中转国家的入境签证,如此一来一旦因前序航班晚点错过后续航班,需要改签到转天甚至多天之后的航班时,消费者要在机场临时入境,没有临时入境政策的国家消费者就只能被“困”在机场中。
业内人士建议,针对一些准点率不高的前序航班消费者可以安排在中转国家或地区停留一天或几天,以保证后续航班能够顺利“衔接”,同时也可以考虑购买延误险等保险产品来为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保障。(北方网编辑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