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牛,牛气到"冲天"!
16日,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武平介绍,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定于10月17日7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 航天员景海鹏参加过神舟七号、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陈冬是首次参加载人飞行任务。
简单的短讯传回,河南人的朋友圈爆棚。
不只因为这位首次“飞天”的陈冬,是咱河南老乡。
更是因为,中国航天史上共有11人“上天”,咱河南人占了俩,其中一位还是妹子——“飞天女神”刘洋。
骄傲,油然而生。
胸腔在蒸腾,朋友圈在沸腾。
大河客户端梳理公开资料发现,刘洋与陈冬的际遇,不得不提2009年的那次选拔。
2009年5月,中国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工作全面启动,从空军现役飞行员中选拔出了5名男性航天员和2名女性航天员。
陈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起当年的选拔,直称自己“很幸运”。
记者:你的运气真不错,一选就选上了。
陈冬:很多战友都非常优秀,但你知道,飞行员训练强度大,很多人的颈椎、腰椎都有伤。我身体条件还不错,顺利通过了初试。
记者:复试的时候,谁给您做的面试?
陈冬:我非常非常幸运,竟然是英雄杨利伟面试的我。他那么亲切,问我愿不愿意成为航天员,怎么看到这个职业。我说:要把它当成事业干,不但要干好,还要把全身心投入进来。他对此非常肯定、赞许。那次面试之后,更加坚定了我为梦想付出努力的决心。
2012年,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有着“飞天女神”称号的河南姑娘执行了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从入选到“飞天”,陈冬不及刘洋幸运。
因为“神九”和“神十”男航天员只在第一批航天员里选拔,他只能等待机会。这一等就是6年。
等待总是漫长的,何况一等就是6年。
可陈冬却感慨说:“6年已经很幸运了,景海鹏师兄等待了10年,刘旺师兄等待了14年,张晓光师兄等待了15年。这是一段长跑,又是一段短跑,你不仅需要耐力,还需要爆发力。
陈冬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坚守,从刘洋对他的印象中可见一斑↓
刘洋说——
陈冬与我是同年入伍的战友,我们曾同年当上飞行员,又在同一年加入了航天员大队。他阳光而聪敏,头脑清晰思路敏捷。无论面对多大的压力、多么繁重的任务,似乎都未曾听到过他的抱怨,总是开朗以待。
他又是一个极有条理的人,无论多么忙碌,他都能气定神闲,有条不紊。强化任务训练的那段时期,虽然他们的训练科目安排得非常紧凑,但你总能看到他精神饱满地按时出现在体训场上、一丝不苟地练习各种器械。
台前每一分的聚焦,幕后都藏着无数人的汗水和努力,
飞与不飞都好,你们每一个人,我们发自内心为你骄傲!
陈冬,老乡在家等你,咱们河南见!
》》梳理《《
截至目前,中国载人航天出征5次
“神舟五号”:中国首位航天员进太空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
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神舟五号”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神舟六号”:实现“多人多天”飞行任务
2005年10月12日,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
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17日凌晨,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
“神舟六号”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飞船进行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完成了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七号”: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
2008年9月25日,中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
“神舟七号”飞船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主要任务是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27日,翟志刚身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神舟九号
神舟九号飞船于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
景海鹏、刘旺、刘洋将第一次入住“天宫”。
33岁的刘洋也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
托举神九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九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这是长征火箭的第165次发射,也是神舟飞船的第四次载人飞行。
神舟十号
北京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许,中国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中国航天员
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搭乘神舟十号飞船出征太空。
与以往神舟飞船相比,神舟十号是中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一号,并开展了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及太空授课活动。
来源:大河客户端(综合中国军网、百度百科、新华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