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中国男足在世界杯预选赛12强赛中以0∶2输给了乌兹别克斯坦,四战只取得了一分,主帅高洪波辞职。虽然国足的实力大家心里都有数,可输得这么惨,还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于是媒体又掀起了一波嘲讽揶揄。面对始终扶不起的“阿斗”,球迷们除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外,好像也没有太多其他的情绪了。
记得笔者在几年前写过一篇关于中国足球的文章,大概意思是“慢慢来比较快”,足球水平的提高是个系统工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可从中国足球的现状来看,慢慢来也不行,反而是越来越慢了,甚至要彻底落伍沦为亚洲的三流球队了。
很多人在给国足失利找原因,找来找去无非这么几条,主教练水平不行,可高洪波力挽狂澜把中国队勉强拉入12强赛的时候大家可不是这么说的,都对他充满了期待。再说这么多年来主教练换了一波又一波,知名的外籍教练也请了不少,可中国足球就像匹死马,就是医不活。
也有人说中国足球体制不行,可近几年中超联赛也逐渐走上正轨,恒大俱乐部都在亚冠拿了两次冠军了,俱乐部踢得风生水起,球员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为什么到世界杯的赛场上就掉链子呢?
还有人说中国的足球人口太少,在世界上排名都很靠后,足球人才后继乏人,可中国足球人口再少,能比国内打仗满目疮痍的叙利亚还少么,不是照样输给人家。很多国家的人口甚至都比不上中国人口的一个零头,中国足球人口再少,也不可能少到无米下锅的境地,再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足球水平和踢球人数和环境有关,要说这是决定因素,肯定没人信。
国足失利后,有球员发微博为主教练和自己的表现辩解,说高洪波把国足带入十二强已经尽力了,意思是大家都很不容易。网友发现整条微博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有,于是又嘲讽球员没有文化,也是输球的原因之一。这话也没道理,足球是竞技体育,虽然有文化很重要,但输赢和有没有文化关系还真不大,难道让球员整天读书就能踢好球?
讨论来讨论去,还找不到中国足球落后的原因,这才是最悲哀的。网友们献计献策,专家们鞭辟入里,各种招数也都使了,可几十年了中国足球还是这副熊样。
最可敬的应该是那些对中国男足不离不弃的球迷了,可他们也有伤心透顶爆发的时候。在输给叙利亚队之后,赛后央视主持人采访一波远赴西安看球的球迷,原本想套点鼓励支持的话出来,没想到球迷面对镜头情绪激动,喊出了“下课”之类的话,让主持人尴尬不已。
有人说球迷自己犯贱,多少次发誓说再也不看国足比赛了,可每次都还抱着幻想,希望中国足球给大家一个惊喜。这次远在乌兹别克斯坦,也有球迷组团前去给国足加油。哀莫大于心死,可球迷们就是心不死啊。关键是在每次快绝望的时候,国足又燃起了人们心里的一丝希望。
最近,表妹发朋友圈,说喜欢踢球的儿子有个机会去意大利参加训练,她的孩子特别喜欢踢球,一直在学校足球队。但面对机会,表妹纠结了,一看中国足球的表现,让孩子选择踢球会有未来吗?会不会是一场赌博?
国足能不能在这次十二强赛中突围,相信很多人都是赌的心态,于是本该快乐的足球变得无比沉重,我们可以给国足慢慢来的机会,但是它是否“快”得起来,谁也没有数。